【共同战“疫”--汪医人在行动】 此刻是你们最美的样子一层层防护服,阻隔着病毒,却阻隔不了爱;阻隔着新鲜的空气,却阻隔不了温暖的语言。结束工作的你们,汗水早已浸湿衣背,额头、鼻梁、脸颊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,为了新年而做的头发也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样式——这是我院发热门诊、隔离病房中护理队伍的真实写照,此刻,却是你们最美的样子! 疫情防控战场上的“女战士”--汪清县人民医院循环内科护士长徐艳静 接到救治组组长打来的电话时,是大年初一的晚上,一家人刚刚准备吃一顿团圆饭,挂断电话,徐艳静未来得及给生病的婆婆处置造瘘就匆匆地赶往了医院。 在同事们的眼中,徐艳静就像一名“女战士”,永远充满了斗志,时刻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,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全身心的投入,与她共事总是让人很安心。隔离病房中的日子总是让人焦灼不安,“这个我先来”、“这个让我去”......穿上厚厚的防护服,没一会儿就被汗水浸湿了,为了让其他成员更好的掌握技术操作要领,她在隔离区一待就是一天,脱下防护服看着已经麻木的双手和满脸的压痕,她笑着说,“这算啥?还穿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纸尿裤呢”。隔离病房中有一位外地返乡、双侧重度肺炎的患者情绪十分不稳定,徐艳静便组织小组成员轮流陪伴疏导,检测结果阴性解除隔离转至普通病房的那天,患者感激的连连道谢。 “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,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,也是一名党员,虽然我只是这战场上小小的一员,但是我仍要迎难而上,有一分光就要发一份热!” 她的脸上闪闪发光,真的很美!
斯人若彩虹 遇见方知有--汪清县人民医院神经、呼吸内科护士长金莲花 “你怀着孕呢值科室班,你家孩子没断奶靠边,你感冒了在科里吧,你年纪大抵抗力低在科里.......”护理站里,护士长金莲花快速地做好工作分工,预检分诊台前有她的身影,发热门诊值班她又出现了,考虑到了所有人的难处将她们留在了风险相对较小的科里,自己却全副武装地踏上了抗疫的战场。此刻,她似乎忘记了自己也同样有年幼的孩子,自己也是刚开始好转的严重过敏体质。 金莲花的丈夫是乡镇医院的医生,疫情面前,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夫妻二人注定无法陪伴家人,无人照顾的儿子早已乖乖地去了姥姥家,这个春节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度过。科里患者多,一线防控值班必须保证,在家休息时还是放心不下科室,金莲花干脆吃住在了科室,开始了病房、预检分诊、发热门诊三点一线的生活。从除夕到十五,儿子已经半个多月没有见到父母了,懂事的他知道爸爸妈妈在外面抗击病毒,是他眼中最崇拜的“英雄”。 平时话不多还有些严厉的她,疫情发生以后变得跟祥林嫂一样越来越唠叨,反反复复地重复戴口罩、洗手、消毒,一遍遍讲解重症肺炎患者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,不厌其烦的对科室人员强调做好自我防护的重要性。连夜查找相关资料及视频教程,结合本院实际情况,录制出最新最符合本院条件的穿脱防护用品流程,监督每一名医生护士一遍遍熟练操作。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...... 有人住高楼,有人在沟渠,有人光万丈,有人一身锈,斯人若彩虹,遇见方知有。莲花如斯人......
“妈妈,我想你了......”--汪清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护士长赵俊岩 今年32岁的赵俊岩是一名年轻的护士长,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她主动请缨成为救治小组的一员,冲到了第一线,在隔离病房中一待就是5天。 在隔离区这种艰苦、超负荷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下,作为护理小组组长的她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稳定大家的情绪,提醒大家注意个人防护,带头做好其他工作人员思想工作。为了减轻隔离患者的紧张情绪,经常耐心的安抚和陪伴患者,跟患者“闲聊”两句,在笑声中缓解患者的焦虑。 她与丈夫都在防控第一线,年幼的孩子和婆婆独自在家。春节期间,赵俊岩告诉儿子自己要在医院打败病毒后才能回家,儿子对她说,“把我的奥特曼送给你吧,他能打败怪兽,一定也能帮你打败病毒,你就可以早点儿回家。”赵俊岩没有能打败病毒的“奥特曼”,她对家人和孩子的牵挂也一直都在。每天在休息区与儿子视频成为慰藉她思念之苦的唯一一件事,听到儿子在电话那头甜甜地说:“妈妈,我想你了......”平时乐观开朗的她还是忍不住地留下了眼泪。 赵俊岩说,自己也想家,特别想孩子,但是,只要疫情还在,她就要在医院继续坚守下去。
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、很多…… 干净白皙的脸上被口罩勒出了醒目血痕;纤细光滑的手指被手套里的汗水泡皱发白;还显稚嫩的“90后”眼中写满坚毅……这样一支靓丽的护理队伍,在护理部主任李仁玉同志的带领下,传承着南丁格尔誓言坚定的前行。 她们--是最美丽的天使!
|